在中国跃升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国家的背景下,排查新能源汽车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的消息不胫而走,昭示出相关部门对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隐藏的部分风险的担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日益走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推力面临切换的关键时点,对于企业和资本而言,既需看到机会,也需警示风险,才能护航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风险,实际上官方早已有所关注。今年初,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作出表态,在新能源客车、货车领域,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苗头,应该谨防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这种对产能过剩的担忧,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殊性。相对而言,传统汽车行业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诸多 高门槛的限制,进入壁垒较高。但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除了包括电池等部分核心零部件之外,核心的 壁垒已经大幅降低,且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盈亏平衡点要低于传统汽车。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在资金多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整个产业链必然会吸引企业与资本的胃口。
这种吸引力可以看作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性竞争体系的搭建,而多方企业和资本的介入,是推动整个产业在竞争中走向螺旋上升的重要基础;但另一方面,也会伴随着鱼龙混杂现象。例如,中国已经明确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补贴的时间表,届时相关车种销量下跌的预期也被业内认可,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和资本反而紧锣密鼓地赶在政策退坡和退出之前加大了对相关产业的投资,以图抓住享受补贴的尾巴。
除了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之外,有多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了另一个层面的担忧。由于产业发展规律的作用和此前 的掣肘,2017到2018年,不排除前期的部分纯电动产品将因为电池寿命等 瓶颈而出现问题的显性化,从而使前期在相关产品中赚足眼球和利润的企业为此背上包袱。这些风险,考验着企业长远运营智慧和经营战略。
实际上,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部分其他产业,也或多或少存在有重复建设、低端产能相对过剩的风险。因此,无论对于何种产业来说,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资本而言,都不宜冲动投资,盲目介入,而应该着眼于产业发展的全局,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积极而为又量力而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沉没成本。
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网-X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新能源汽车网-X,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 (www.www.wudnway.com)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