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波的网传降价中,特斯拉其实并没有承受太多压力。
4月海外市场多轮降价,没有轮到国内市场;网传“周六降价”,最终也还是没降价。这种消息的不断呈现,导致了让一部分消费者对于购买特斯拉出现了一种观望的态度,以防止它还会继续降价。
当我们再次走进特斯拉店铺的时候,发现他们在介绍产品的时候,会额外的提一句“国内的特斯拉Model 3和Y是全球最低价了”。在上海超级工厂高效生产的同时,配合周边产业链的成熟,确实,让特斯拉能拿到非常低的整车生产成本。
这或许也算是一个产品卖点,我们能拿到全球最低价格的特斯拉Model 3和Y,总之性价比很好。在1月份调完价格之后,也的确收到了不错的订单刺激。但相比上次调价之后,已经过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提车周期两款车都没变化,Model 3是1-4周、Model Y是2-5周。
能保持这种平静的提车周期,是不是说明消费者的情绪现在是以观望为主?
最开始我们也抱着这种心态去终端走访,但,后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真实情况,订单量平稳,保持日均80-90台左右;Model Y的销量情况要比Model 3好,基本比例是2:1。看起来,特斯拉的终端市场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至少在一线城市是这样。
终端无影响,能接受的人还是多
在对终端店了解过之后,发现,特斯拉在国内(至少一线城市)的终端市场没有明显的销量受阻,订单不足的情况发生。只能说是依旧保持平稳,要说明显增量的话可能也在1月调价之后被稀释的差不多了,毕竟过去快3个月了。
只看单车型的话,特斯拉Model Y在3月份单月销量5.42万辆、Model 3的3月单月销量2.14万辆;两台车分别位列国内市场新能源车销量榜的第一位和第八位,Model Y的竞争力依旧不错。
也间接说明一个问题,在26.19万-36.19万这个价格区间的受众人群不少,能接受产品价格的人也还在多数。2023年的前三个月里,Model Y在1月份售出4.09万台、2月份售出5.14万台,到了3月依旧能有破5万台的销量能保持破5万台的销量。
说明1月份的价格调整,管用,而且影响的持续性远比我们想的要更持久。理性分析买车这件事,符合预期就可以出手,选择产品之前我们本身也会对自己的预算和产品价值,给出一个价格上限的范围,能接受就买、接受不了就不买。
显然,Model Y的终端价格,刚好符合一大部分人的购车预算。
而这批用户,大部分还都是前BBA车主。尤其是像一线城市这样巨大的存量市场,拿豪华车来换购的不在少数;而且目前的Model Y和Model 3价格还处于低位,接受价格的已经出手了,只有不能负担目前价格的人还在观望,等降价。
或许,再低的价格不是现在特斯拉想要涉足的领域,又可能更低的价格不是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目标人群了。即便再降价,也得有个最低底线,降过这个线再涨回来就不一定有现在的市场了。
网传特斯拉降价信息,没有影响到终端市场也属于正常行为。
说明消费者正在习惯直营模式带来利弊,客观说特斯拉现在的两款主销产品,价格确实很低了,已经让出了部分利润给消费者,以至于它的利润率已经跌破了20%。然后,要用数据证明它终端受没受影响的话,销量最能说明一切;一季度Model S/X/3/Y的总产量同比上升44%达到440808辆,交付量也同比上升36%至422875辆,均创单季历史新高。
对,目前看销量无影响,但利润率跌了是事实。
降价没出现,那涨价有无可能?
期盼的进一步降价,没出现,大概率也不会出现了。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已不复当年,车型老旧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且也没改款的进一步消息了;Model Y在3月份工信部备案了一台无雷达的新车,但Model 3没有,大概率这个版本买到底之后就是换代。
再结合特斯拉的利润率,跌破20%这条线之后,它会不会涨价?
只能说,长期战略尚不明朗。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给投资者们灌输了大量利好信息,例如订单量超过产量,库存完全没有问题;例如,现在是特斯拉扩张更多市场的时机,之后将会继续调整价格,甚至不排除零利润卖车赚软件的钱。
但增产不增收,投资人肯定是不会买账的。特斯拉的市值目前已经跌破5000亿美元关口,4月26日,特斯拉的股价收盘下跌4.3%,至153.75美元,为1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特斯拉的市值在五个交易日内蒸发了840多亿美元。
要想维持股价上涨最好的方式还得是业绩,还得是涨价。
但4月份全球已经有多个市场连续多轮降价,如果股价继续下行的话,有两种可能性,就是把中国市场目前拥有“全球最低价格”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价格抬高,不无可能。第二种可能性,Model Y在美国市场同样也保持着较高的受欢迎程度,后轮驱动等车1个月、长续航等车2个月,不排除国产出口北美的可能性,上海工厂的单车成本更低,卖到北美利润会更高,目标是9000台每季度。
如这么一来,上海工厂的产能再分给北美一部分的话,说不定会拉高国内Model Y车型的等车周期,2-5周的时间可能会有所变化;而提车周期的变动,很可能会牵扯到终端价格的调整。
理论上,Model Y的涨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扛不住投资人和股价带来的压力的话,涨价可能性更大;而Model 3的可能性较小,车型临近换代已经支撑不起涨价了。
最后
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卖的好,销量新高了,但赚钱能力下降了,投资人不满意而且股价也跌了,这是现状;马斯克觉得现在用低价把车卖出去,以后能靠软件赚钱,不是坏事,而且现在卖车也在赚钱。
以上是特斯拉一季度的发展概括,如果涨价也不意外,投资人和股价带来的压力;第一个涨价的市场很可能就是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是全球最低价,很适合涨价。最迟过完五一假期,提车周期可能会有所变化,期待一下五一期间的订单量能否有明显增长,如果有,就距离价格调整不远了。
作者丨路咖汽车
来源:维科网·新能源汽车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维科网·新能源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 (www.www.wudnway.com)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