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马斯克最新的AI驾驶方案,会终结激光雷达吗?

马斯克最新的AI驾驶方案,会终结激光雷达吗?

作者/来源:36氪
2025-04-23 11:10:59

就在几天前,马斯克发文称,首个通用的、真正基于纯AI的全自动驾驶方案即将面世。它将只依赖摄像头、特斯拉AI芯片及AI软件。

这番言论无疑再次确认了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决心。摒弃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其他传感器,特斯拉坚信通过不断进化的 AI 算法和强大的自研芯片,仅凭摄像头就能赋予车辆媲美甚至超越人类驾驶员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其实就在上个月,马斯克再次提及他在六年前所提到的,傻子才用激光雷达,任何依赖激光雷达都注定要失败的话。他再一次评论说,人开车时不会用眼睛发射激光。只要试一试今天的特斯拉智驾,就会明白这一点,它只需要摄像头和AI。

此后特斯拉的官方宣传语也变成:人们用眼睛和大脑开车,而不是传感器,特斯拉的车也一样。更先进、更智能、更纯粹的驾驶体验从一辆特斯拉开始。

马斯克坚持纯视觉路线,也有人坚持激光雷达路线。特斯拉FSD入华测试前,李想称马斯克如果在中国开过车,可能也会考虑用激光雷达。原因很简单,因为激光雷达看得更远更安全。

马斯克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否则也不会在SpaceX使用了自研的激光雷达,以此确保火箭可以和空间站安全对接。以及,仅仅2024年第一季度就从Luminar 购买了200万美元以上的激光雷达。

但这丝毫不妨碍Cybercab和特斯拉依旧坚持不要激光雷达。尤其在自动驾驶方面,马斯克坚持认为视觉才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L4公司的运营车辆或多或少配有激光雷达,以增加安全冗余,比如滴滴和广汽埃安联合开发的首款L4 Robotaxi、萝卜快跑的第六代无人车、小马智行和丰田合作的产品以及Waymo向极氪定制的Robotaxi,都搭载了多颗激光雷达。

成本、规模化和标配普及

在行业中很多人看来,马斯克之所以对激光雷达如此排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激光雷达曾经昂贵的价格。比如十多年前,Velodyne的6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价格就高达近八万美金,即便如此,也需要等半年才能拿到货。这自然也就成功劝退了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

时至今日,作为激光雷达先驱的Velodyne早已跌落神坛,在股价跌到1美元后和Ouster抱团取暖,前途未卜;Quanergy破产;财大气粗的博世和Mobileye也知难而退。如今无论是全球出货量,还是市场份额,以及各种细分赛道,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等一众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已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中国的激光雷达公司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很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无可匹敌的成本控制和江南体育怎么下载 迭代。在禾赛科技举办的江南体育怎么下载 发布开放日上,其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再次提到,8年时间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了99.5%。也就是从早期的20万元,降到了如今的200美元,而且价格还在降低。这是国外激光雷达企业绝对难以企及的程度。

所以有行业人士开玩笑说,马斯克绝对是错估了中国供应链的制造能力和降本的速度。若他知道激光雷达能够如此便宜,那他一定会选择激光雷达。

但这还不是极限。在比亚迪宣布将激光雷达也垂直整合进自研体系后,王传福说,如果市场上激光雷达的定价为3000元一颗,比亚迪有望将其成本降低至900元。

比亚迪说出这番话的底气,自然是年三四百万辆新车交付量所带来的规模降本潜力。这种规模化能力也通常被认为是激光雷达企业摊薄成本的关键。此前Velodyne就曾表示,只要订单达到100万台,激光雷达单价可以降到500美元。

这一目标被中国企业率先实现了。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为中国激光雷达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去年15万以上新能源车激光雷达的渗透率为25%,今年有望超过40%,这也让激光雷达企业迅速降低成本成为可能。

与前两年激光雷达只属于三十万以上高端车配置不同,伴随着激光雷达及其他辅助驾驶成本的下降,从今年年初开始的各类平权运动,将激光雷达真正变成了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的标配。

目前比亚迪20万以上车型全面上车激光雷达,其中天神之眼A(DiPilot 600)配置3颗激光雷达,天神之眼 B(DiPilot 300)配置1 颗激光雷达。2025年比亚迪目标将“天神之眼”搭载率从之前不到5%提升至80%。

售价12.98万的零跑B10,搭载高通 8650 智驾芯片与高性能激光雷达。其订单中超过 70%为带有激光雷达的智驾版。

售价11万起的广汽丰田铂智 3X 同样配备了包含激光雷达的传感器矩阵。长安则计划于今年8 月率先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支持 135km/h 的AEB 避撞功能。

如何找到更多机会和应用场景?

在国内,虽然马斯克的纯视觉路线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深远,但选择使用激光雷达、走多传感器融合路线的车企还是更多数。很重要的原因,是激光雷达结合多传感器,能够更快地帮助车企的辅助驾驶快速可用。

而纯视觉路线表面上看是省了激光雷达甚至其他传感器的成本,但要能够让辅助驾驶可用,背后对算法、算力和数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以特斯拉为例,仅仅算力一项,国内企业就难以望其项背。在2024年特斯拉就花了30-40亿美元购买GPU。有专家说,特斯拉一家的算力储备,几乎是国内做自动驾驶的主机厂的算力总和。这让特斯拉的在研发中有大量冗余、创新和试错的机会,而这是中国企业很难具备的。

在宣传上,很多国内车企都表达过自己完全有能力可以与FSD一战,FSD进中国后也引来一阵嘲讽,但还是有行业人士认为FSD和中国车企辅助驾驶不在一个层级,而是断代式领先。

如今马斯克再次提出AI驾驶方案,若后续该方案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得到广泛验证和认可,是否有更多车企跟进,以及消费者是否会因此彻底放弃激光雷达智驾方案?

所以目前激光雷达所面临的,一方面,极具煽动性的江南体育怎么下载 路线中可以完全剔除激光雷达,另一方面,企业竞争也很激烈,价格越来越低,如果最后没有利润空间,那激光雷达企业怎么活下去?

李一帆说企业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做海外,其次是做非车载业务,靠这两部分业务把毛利拉起来。

以禾赛为例,目前禾赛已经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定点合作,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覆盖其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多款车型,是至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

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全球收入最高的10家国际汽车厂商有6家(或其合资合作伙伴)与禾赛建立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这也推动禾赛在全球ADAS激光雷达市场,达成市占率第一以及全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当然,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不不容易。李一帆说,海外企业选择中国供应链的成本其实非常高,比如语言、文化、交付、政策法规等等很多挑战。所以中国企业肯定不是首选,最后一定是没有其他选择或者选择不够好,才会选择中国供应链。

而且和海外客户的合作,也并非去谈两次就能成功,而是要不断尝试来取得客户的信任。比如禾赛其中一个客户,从2018年就开始合作Robotaxi项目,通过产品迭代和持续的交付,这种合作得以延续到2024年。

“这样的好处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当我们拿下第一个海外客户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认同禾赛,就像当年的第一个ADAS客户理想汽车,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让禾赛从几十万的小作坊变成一个全球化的激光雷达公司,这是国际业务的意义。”

在非车载业务方面,禾赛和速腾等企业,都看上了机器人业务,这也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

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覆盖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市场。禾赛机器人感知业务VP刘兴伟透露说,2024年禾赛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全球第一。目前禾赛和追觅签订了30万台的交付订单。今年预计出货将超过20万台,超过历史上机器人交付量的总和,呈现爆炸式增长。

刘兴伟认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禾赛车规级能力下放到机器人行业,其中包括自研芯片的能力,能够复用大量的ADAS自研芯片,同时还有自建产线的能力,确保开发和生产可以高速协调和快速交付。

就在禾赛江南体育怎么下载 开放日同一天,速腾也与庭院机器人企业库犸科技,共同发布了首个搭载速腾E1R定制版的割草机器人。在2024年,速腾激光雷达应用于机器人及其他产品的销量为2.44万台,同比增长47%。

刘兴伟非常看好机器人市场的潜力。他认为2029年全球使用激光雷达的机器人数量会达到500万台,假如这些激光雷达每个是2000块钱,那就会有100亿的市场规模。

“整个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想象空间远大于ADAS,因为人类对机器人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这也就催生了无数的新应用场景。”

车云小结

L2级辅助驾驶的比拼还在如火如荼,已经有车企开始了面向未来L3的试水,今年就有望看到L3级的新车上市。

在李一帆看来,L2与L3是完全不同的。L2是辅助人的驾驶,而L3是人辅助车,当L3做到足够安全的时候,就像是买车送了部分时段的司机。但如果还是要认来兜底的话,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用。

这对激光雷达产品自然会有更高要求,比如探测能力要更强,跑高速肯定要看超远,第二是点云密度要超高,第三是场景要全面,第四是可靠性,性能架构要符合L3,因为L3是默认机器要接管。

在江南体育怎么下载 开放日上,禾赛发布了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以及新一代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ETX车规级超远距激光雷达、AT1440车规级超高清激光雷达和FTX车规级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

其中「千厘眼」共有三种解决方案:「千厘眼 A」、「千厘眼 B」、「千厘眼 C」,分别为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及L2级辅助驾驶系统提供不同的激光雷达组合。

“大家对L3 体系的认知是比较一致的,没有谁家宣称做纯视觉的 L3 系统,因为 L3 安全性要求太高了。L3 的本质是一定是多传感器融合的冗余,冗余不代表完全备份,而是在我们场景定义里有一些纯视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激光雷达能解决。所以激光雷达不仅是冗余,更是兜底,这是不会变的。”李一帆说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云”(ID:cheyunwang),作者:Jaden,编辑:Cong

来源:36氪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36氪,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江南娱乐苹果app (www.www.wudnway.com)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