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发改委到财政部再到农业部,从《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到《生物质能源专项发展规划》再到《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从高达47.5亿元的中央财政直补到每千瓦时0.75元的生物质发电统一上网电价……年初至今,多重利好接踵而至,真金白银“铺路”生物质能产业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李元普公开表示:“生物质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替代煤炭的能源。”
政策推动重金扶持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已达成共识,出台各项扶持政策,联手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化。
11月初,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并配有《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实施方案》。同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通过专家评审,再为生物质能发展“添砖加瓦”。
从2010年年底开始,财政部、农业部和能源局等多部门合力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工作,计划“十二五”期间兴建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目前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已达108个。“仅以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补贴为例,中央财政对生物质能发展的直接补贴就将达到47.5亿元。”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世平认为,这种“毫不吝啬”的重金扶持,无疑将对生物质能产业化形成有力刺激。
更为关键的是,生物质能的相关扶持政策日益指向“货币化”。未来5年,多项税费减免等实质性支持也有望陆续落地。秦世平认为,在多重政策合力支持下,生物质能产业化将快马加鞭乘势而上。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江南娱乐苹果app (www.www.wudnway.com)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5 江南娱乐苹果app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